海蛇亞科(學名:Hydrophiinae)包括所有终生生活于海水中的蛇,属于蛇亚目,由远古眼镜蛇演化而来,本科有38属[1],除了海蛇外亦包含了許多棲息於澳大利亞內陸的蛇類物種,包括太攀蛇屬、虎蛇屬、擬眼鏡蛇屬及死亡蛇屬等[2][1]。在新的分類法中,海蛇亞科被歸類於眼鏡蛇科之下。海蛇亞科下的蛇類大多有毒,而根據LD50,當中有全球毒性最強的三大蛇類之一(鉤鼻海蛇)存在。
海蛇亞科
欖綠劍尾海蛇(Aipysurus laevis)
科学分类
界:
动物界 Animalia
门:
脊索动物门 Chordata
纲:
爬行綱 Reptilia
目:
有鳞目 Squamata
亚目:
蛇亚目 Serpentes
科:
眼镜蛇科 Elapidae
亚科:
海蛇亞科 Hydrophiinae
屬
見內文
目录
1 特徵
2 地理分布
3 分類
4 毒性
5 食性
6 下屬分類
7 其他
8 参见
9 參考資料
特徵
编辑
海蛇軀幹後部略側扁,尾部扁平如槳,善游泳。頭部偏小,體形不大,少有長逾2米。但根據一些化石跡象表示,遠古時期曾存在長達十幾米的大海蛇。有從頭延伸至尾的肺,也可用皮膚呼吸。海蛇的鼻孔朝上,有瓣膜可以啟閉,吸入空氣後,可關閉鼻孔潛入水下達10分鐘之久,可下潛數十米。海蛇身體表面有鱗片包裹,鱗片下面是厚厚的皮膚,可以防止海水滲入和體液的喪失。舌下的鹽腺,具有排出隨食物進入體內的過量鹽分的機能。其天敵有海鵰等肉食性海鳥,以及部分鯊魚。
地理分布
编辑
海蛇主要分布在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热带海域中,大西洋中没有海蛇。东太平洋有长吻海蛇分布,剑尾海蛇则大多分布于暗礁当中。中国有海蛇19种,广泛分布于广东、广西、福建、浙江、山东、辽宁等省的沿岸近海。常见的有青环海蛇、环纹海蛇、小头海蛇、海蝰、平颏海蛇和长吻海蛇等。
分類
编辑
海蛇分两栖海蛇和水栖海蛇两大类。扁尾海蛇属于前者,需要上岸在海滨沙滩上产卵,任其自然孵化。后者则是卵胎生,每次产下3到4尾20到30厘米长的小海蛇。在繁殖季节,海蛇往往聚拢一起,形成绵延几十千米的长蛇阵,有时浮满整个港口。
毒性
编辑
扁尾海蛇属 Laticauda sp.
海蛇和眼镜蛇有密切的亲缘关系,是具有较短的前沟牙的毒蛇,所有海蛇都有剧毒。海蛇毒液为无色或淡黄色粘稠液体,与陆地蛇毒性质相似。海蛇毒性为神經毒素。
海蛇咬人没有剧烈感觉,有时还无痛无水肿,所以很难发觉。各种症状开始时都很轻微,但会逐渐恶化。逐渐导致吞咽困难、全身瘫痪等症状,严重的可在数十分钟内死亡。人类极少受到海蛇的主动攻击,意外往往是因为渔夫捕捉或潜水员不慎踩上海蛇导致。有经验的潜水员可以捕捉海蛇玩耍。
海蛇雖有毒性,但性情比陸地上的毒蛇溫馴,除非受到威脅,否則不會主動攻擊。
食性
编辑
海蛇以魚類為食,當中特別偏好獵食鰻鱺目,不論是洄游性的日本鰻鱺或是性情凶狠的鯙科,海蛇也是照吃無誤。獵食時,海蛇一般不會使用毒液。
下屬分類
编辑
海蛇亞科包含以下38屬,其中標記有*的為棲息於海中的物種[1]:
死亡蛇屬 Acanthophis
劍尾海蛇屬 Aipysurus*
洞穴蛇屬(英语:Antaioserpens) Antaioserpens
擬盾蛇屬(英语:Aspidomorphus) Aspidomorphus
澳洲銅頭蛇屬 Austrelaps
澳洲珊瑚蛇屬(英语:Brachyurophis) Brachyurophis
侏儒皇冠蛇屬 Cacophis
小眼蛇屬(英语:Cryptophis) Cryptophis
澳蛇屬 Demansia
澳太蛇屬 Denisonia
東南草蛇屬(英语:Drysdalia) Drysdalia
短盾蛇屬(英语:Echiopsis) Echiopsis
小沙蛇屬 Elapognathus
龜頭海蛇屬 Emydocephalus*
桿尾海蛇屬(英语:Ephalophis) Ephalophis*
吻蛇屬(英语:Furina) Furina
半盾蛇屬(英语:Hemiaspis) Hemiaspis
盔頭蛇屬 Hoplocephalus
達爾文海蛇屬(英语:Hydrelaps) Hydrelaps*
海蛇屬 Hydrophis*
洛氏蛇屬(英语:Loveridgelaps) Loveridgelaps
小頭海蛇屬 Microcephalophis
小伊蛇屬 Micropechis
穴居蛇屬(英语:Neelaps) Neelaps
虎蛇屬 Notechis
斐濟蛇屬 Ogmodon
太攀蛇屬 Oxyuranus
海蝰屬(英语:Parahydrophis) Parahydrophis*
Parapistocalamus(英语:Parapistocalamus)
刺頭蛇屬(英语:Paroplocephalus) Paroplocephalus
伊澳蛇屬 Pseudechis
擬眼鏡蛇屬 Pseudonaja
澳西蛇屬(英语:Rhinoplocephalus) Rhinoplocephalus
所羅門珊瑚蛇屬(英语:Salomonelaps) Salomonelaps
黑帶眼鏡蛇屬 Simoselaps
蘇塔蛇屬 Suta
毒伊蛇屬 Toxicocalamus
澳東蛇屬Tropidechis
澳蠕蛇屬 Vermicella
其他
编辑
海蛇的天敵有海鷹。
参见
编辑
蛇
眼镜蛇
長蛇座
參考資料
编辑
^ 1.0 1.1 1.2 Uetz, P.; Freed, P.; Aguilar, R.; Hošek, J. (编). Hydrophiinae. The Reptile Database. 2022 [2022-05-09]. (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-10-07).
^ Scanlon, J.D.; Lee, M.S. Phylogeny of Australasian venomous snakes (Colubroidea, Elapidae, Hydrophiinae) based on phenotypic and molecular evidence. Zoologica Scripta. 2004, 33 (4): 335–366. S2CID 85297294. doi:10.1111/j.0300-3256.2004.00151.x.
组图:世界上最毒的蛇千龍網
Scubadoc's Diving Medicine Online: Sea Snakes https://web.archive.org/web/20110405041703/http://scuba-doc.com/seasnks.htm
Rasmussen AR (1997): Systematics of sea snakes; a critical review, Symp. Zool. Soc. London 70, 15-30
Smith MA (1996): Monograph of the sea snakes (Hydrophiidae), British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, London
Voris HK (1977): A phylogeny of the sea snakes (Hydrophiidae), Fieldiana Zool. 70, 79-169